区域尺度大熊猫主食竹空间分布遥感精细制图
编号:34 访问权限:仅限参会人 更新:2025-10-09 22:07:47 浏览:30次 口头报告

报告开始:2025年10月18日 14:15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15min

所在会场:[S5] 数字信息服务与大数据挖掘 [S5] 数字信息服务与大数据挖掘

暂无文件

摘要
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,在塑造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、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等方法具有重要作用。然而,由于森林冠层的遮蔽效应,基于常规的光学遥感影像开展林下植被制图面临巨大挑战。为此,本研究以大熊猫主食竹(以下简称SFB-GP)——一种典型的林下植被,为研究对象,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,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林下植被制图方法,实现了大区域SFB-GP的精准识别。首先,基于样地尺度的多时相无人机RGB影像构建高精度SFB-GP参考图,进而聚合生成区域尺度的SFB-GP训练样本,最后基于时序Sentinel-2影像,通过优化光谱、植被指数、物候、地形特征,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区域尺度的SFB-GP制图模型。以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,该方法成功提取了保护区全域SFB-GP空间分布,总体精度达到83%,其中主食竹与冠层植被的物候差异成为制图关键——SFB-GP的最佳识别窗口主要出现在非生长季。该研究不仅为大熊猫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,更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全域SFB-GP及其他林下植被制图提供了方法论框架。
关键词
大熊猫主食竹,空天地一体化监测,物候,林下植被
报告人
雷光斌
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
稿件作者
雷光斌 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李爱农 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边金虎 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
重要日期
  • 会议日期

    10月17日

    2025

    10月19日

    2025

  • 10月19日 2025

    注册截止日期

主办单位
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
浙江师范大学
承办单位
中国-莫桑比克智慧农业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(筹)
中国科学院﹒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
浙江省地理学会
金华市科协
联系方式
移动端
在手机上打开
小程序
打开微信小程序
客服
扫码或点此咨询